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李经理

联系电话:15124540537

新闻中心

《一盒靶向药的“二次生命”》

发布时间:2025-09-04点击:0

李阿姨把最后三盒未拆封的靶向药放进专用回收箱时,手指在药盒上摩挲了很久。这是她老伴生前用剩的药,每盒近万元的价格曾让全家勒紧裤腰带,如今却成了她想传递给更需要者的“救命符”。
 
在肿瘤病房,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。靶向药以精准疗效成为很多患者的希望,但动辄数万元的月均费用、短期效期与个体剂量差异,使得约30%的药品在患者离世或换药后闲置。与此同时,仍有患者因经济压力不得不减少剂量,甚至放弃治疗。
 
个人间的药品转让曾是隐秘的“互助”方式,却藏着巨大风险——过期药、储存不当导致的药效流失、甚至假药混杂,让受赠者陷入健康隐患。规范的回收体系,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钥匙。
 
去年起,部分城市的公益组织联合医院试点靶向药回收:患者或家属凭处方、购药凭证捐赠剩余药品,专业人员核对效期、检查包装完整性后,通过冷链储存转运至定点药房,再由医生评估后处方给符合适应症的贫困患者。整个过程全程溯源,既避免了资源浪费,又筑牢了安全防线。
 
当然,回收体系的完善仍需跨部门合力。药监部门需明确回收药品的质量标准,医保部门可探索将合规回收药纳入报销辅助渠道,药企也能通过捐赠储存设备等方式参与其中。更重要的是,要让公众知晓:合规回收不是“药贩子生意”,而是生命资源的合理流转。
 
当李阿姨收到受赠患者的感谢信时,信里那句“您的药让我多陪了孙子一个夏天”,让她红了眼眶。一盒靶向药的“二次生命”,不仅延续着治疗希望,更串联起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微光。在规范与温度的护航下,这些凝聚着科技与情感的药品,定能走得更远,温暖更多角落。

网站首页
药品回收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在线留言
联系人: 电话: 你的留言:
验证码:
QQ咨询
联系电话
15124540537
微信扫一扫